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意思(崔护仅有六首诗存世,其中一首助其奠定诗名,还衍生出了一个典故)

晚唐崔护,一生写的诗,只流传下来了六首。他在一次春游过程中写下了一首小诗,题于一村居门扉之上。孟棨撰《本事诗》叙述该诗的创作背景,却害得崔护差一点背上薄幸骂名。这一首诗名为《题都城南庄》,因为“语浅意深”且兼具“传奇”与“抒情”双重色彩而名垂诗史。诗歌本身...

晚唐崔护,一生写的诗,只流传下来了六首。他在一次春游过程中写下了一首小诗,题于一村居门扉之上孟棨撰《本事诗》叙述该诗的创作背景,却害得崔护差一点背上薄幸骂名。

这一首诗名为《题都城南庄》,因为“语浅意深”且兼具“传奇”与“抒情”双重色彩而名垂诗史。诗歌本身与它背后的故事,几乎同时成名。

事后,故事成为了一则经典传奇。被人们无数次改编成戏剧,并搬上舞台。同时,这首诗还衍生出了“人面桃花”这个典故。

一、《题都城南庄》赏析

《题都城南庄》——唐·崔护

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

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

诗作意译:去年今日我来到这扇门中,当时佳人的脸庞上映出一片桃花红。今年我故地重游,佳人不知去了哪儿,只留下屋外的桃花盛放在春风之中。

这一首诗,包含前后两个故事场景,头两句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、地点和作者的见闻。根据《本事诗》中的介绍,这首诗创作源于作者一次进士落第后春游的过程。

当时崔护独行于都城的南郊,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很奇怪的地方。那个地方有一户人家,房子占地面积大约一亩。里面花草丛生,仿佛是一个桃花源。

崔护走路走得口渴了,就想敲门管主人要一口水酒。出来迎门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。这个姑娘有多么美丽呢?崔护只用一句“人面桃花相映红”就交代过去了。

这一句一方面是写姑娘的脸庞像春天的桃花一样漂亮,另一方面是在写一位年轻的女子,偶然见到心仪的男子时,因心动而害羞,导致脸颊泛红。

如果说诗中只是隐晦地交待二人有眉目传情的嫌疑,那么《本事诗》中的故事,则把二人的感情摆到了明处。并直说崔护曾经挑逗这位姑娘,但是姑娘并没有答应他。

后两句诗讲的故事发生在一年之后的清明节,诗人前往相同的地方,可是这一回姑娘不见了,只剩下一片桃花林,朵朵桃花绽放在春风中。

崔护这首诗抓住了一种典型的人生体验,人一生中,经常会不经意间得到一些美好的事物,但又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失去,并且再也寻找不回来。有了类似的体验,就会和这首诗产生共鸣。

除此之外,这首诗通过一个非常经典的叙事,讲述了一个极富“戏剧张力”的故事。即使你并不了解它的“本事”,也可以从中解读出一则典型的唐代传奇故事。

首先,故事中的这一位姑娘出现的地点是一个“桃花源”一样神秘的地方。这就为崔护的艳遇增添了几分神话色彩。

其次,崔护第二次去的时候,姑娘不见了,只剩下满院桃花绽放在春风中。这似乎在暗示姑娘并不就是人,而是桃花化身的精灵。

但是,孟棨为了宣传这一首小诗,替它找来(或者是杜撰出)了一个故事。“本事”的作者利用原诗叙事中的这种“张力”进行了故事创作,帮助这首诗得到广泛的流传,但是却差一点让作者崔护担上了薄幸的骂名。

二、崔护为什么不娶农家女

在孟棨《本事诗》里,有一则完整的传奇故事。故事的开始就交代:博陵人崔护是一位才貌出众少年。

有资料显示,崔护是唐德宗贞元十二年(公元796)年进士及第。所以这个故事发生在他二十四岁以前。那一年崔护考进士失败,就一个人在清明节到都城南郊春游。

到了一户种满了桃树的人家,敲门讨水喝。屋中的少女来应门,先是躲在门后偷窥,然后才放他进屋。给他送上茶水,又招呼他坐定后,自己却走到门外,斜倚在一株桃树上看他。

崔护觉得这位少女长得格外漂亮,并且有点“妖姿媚态”,于是出言挑逗她。结果,对方并不和他搭话,只是目不转晴地看着他。最后崔护离开的时候,两个人都互相看了很久,才依依不舍地离别。

其实,他们当时都有心动,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,所以崔护后来并没有动心思去找这位姑娘。直到第二年的清明节,可能崔护考试又落榜了,于是到了同一个地方散心。

这一回姑娘不见了,崔护觉得心中有小小的遗憾,于是提了这首诗写到门上。又过了几天,他又跑到这户人家去看,却听到里面有人在哭

他进去打听出了什么事,那户人家的老头子突然扯住他的衣领说:是你杀死了我的女儿!崔护大吃一惊,连忙问是怎么回事。

原来,去年那位姑娘自从遇到他以后,就得了相思病,日夜思念着他。等了一年,他来的时候姑娘刚好不在,于是他题完了诗就走了。姑娘以为他再也不会出现,就绝食而死。

在故事的最后又拐了一个弯,崔护被姑娘的深情感动,然后抱着姑娘的尸体唤醒了她,二人结为夫妻。但是这一则故事因为后面涉及“死而复生”,写得太过离奇,所以被宋人斩掉了尾巴。

故事或止于崔护题,或止于姑娘绝食而亡,许多没看到全文的人开始责怪崔护薄幸。因为假如当初他喜欢那位姑娘,就应该娶了人家。为什么要等一年以后再去呢?岂不是连黄花菜都凉了!

因为这个故事极富张力,可供改编的地方也非常多,后来多次被改编成曲子传唱。在明朝的万历年间,它就被收录进《三言二拍》,后来又改编成戏曲《人面桃花》,演绎成了各种传奇。

结语

全唐诗里面收录了崔护六首诗,但事实上至少其中三首的作者都另有其人。崔护生平资料稀少,据学者考证,他这首《题都城南庄》最早的版本出处就是孟棨撰《本事诗》。

孟棨作《本事诗》的目的,是用典故来帮助人们理解诗歌的内容。但是他书中提到的典故,大部分都是正史不载的野史、逸闻

所以究竟是先有崔护的诗,然后别人才照着诗编了一则故事;或者先有故事,别人才照着写了一首诗,现在都很难理清头绪了。

但是,无论如何,因为这一首诗让崔护得以名垂诗史。《人面桃花》也成为中国民间文学中的一则经典传奇。

本文来自夜遇投稿,不代表舒华文档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hinashuhua.cn/19/653950.html
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
() 0
上一篇 07-28
下一篇 07-28

相关推荐

评论列表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admin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